足协杯1/4决赛:申花的“护花杯”变“护花悲”!
足协杯1/4决赛掀起一阵热议风暴!上海申花在大好形势下竟然被河南队逆转淘汰。尤其让人喊冤的,是外援特谢拉的那记点球——到底进了没进?河南门将徐嘉敏用堪称神级的反应速度,一把将球捞出,而裁判在争议声中判定它未越线。这判罚,让申花球迷直接“心跳离线”,河南却笑傲挺进四强。

那么,这粒点球到底有没有完全越过门线?从球门左侧角度的画面来看,答案扑朔迷离。图中难以判定足球整体是否越过底线,而底线裁判的视线又被门将的身影和门柱完美遮挡,最终他给出了“未进”的判罚。可以说,这一判罚对申花球员的士气影响非同小可,而河南门将徐嘉敏更像被幸运女神眷顾,状态火得发烫。
然鹅,申花球迷并不认命!另一段视频从球门右侧视角提供了新证据。这一次,通过关键画面的动图,似乎发现皮球已经有些“实锤”。第5帧画面显示,皮球边缘与门柱内侧隐约重叠,意味着足球已经接近整体越线——只差再进一点点。从足球规则来看,门线内侧和门框内侧处于同一平面,判断皮球是否越线,将门柱内侧作为参考完全合理。申花球迷据此分析,这球大概率应该算进。
然而,到了第6帧,事情似乎更为明朗!画面显示,皮球比上一帧更向前了一些,甚至能依稀看到皮球与门柱内侧有了一缝空隙。这就说明,根据“空隙判断法”,皮球整体已经越过了门线。而从这个角度观察的空隙要是都能被看见,那站在更合适位置会更一目了然。毫无疑问,此刻的争议声变得更激烈了。
回到场内,为啥裁判没判进球?原因很简单:人眼终究不是“高清摄像头”。门将的一系列瞬间动作配合门柱的死角,一度遮挡了底线裁判的视线。再加上现场情况发生得太快,等裁判想确认时,皮球早已回到了徐嘉敏的怀抱中。没看清楚,在毫无技术辅助的情况下,裁判确实只能谨慎处理,遗憾却不可避免。

至此,申花的梦戛然而止。若这球被判有效,晋级的会是他们而非河南,比赛走势也将天差地别。但现实摆在眼前,争辩再多也无济于事。申花被逆转出局,只能怪自己没抓住机会。特谢拉的点球若是力度再大一些,角度再刁钻一些,又怎么会有门线上的遗憾?而申花的离场,也让北京国安暗暗偷笑——争冠路上的最大拦路虎之一,提前出局,这下总算松口气了!